甘肃省历史学会就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达成共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09浏览次数:1797

甘肃省历史学会

 

就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达成共识

 

    2013年5月10日-12日,由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与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共同承办的“甘肃远古文化与华夏文明高层论坛”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兰州大学、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陇东学院、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天水师范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依据文明起源要素理论,围绕“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展开讨论,并作出科学定位和学术解释,从而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提供理论支撑,为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文化宣传工作提供学术支持。

    与会专家经过深入研讨,达成《甘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共识:

    ——甘肃是中国彩陶文化的原创地。甘肃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一期彩陶与西亚两河流域最早的彩陶年代大致相当。甘肃彩陶时间跨越5000年,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是中国唯一没有中断的彩陶文化。特别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出土数量最多,造型最为独特,色彩最为绚丽,纹饰最为精美,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达到了世界彩陶艺术的巅峰。甘肃彩陶集中展示了中国史前社会最富有艺术性的创造,深刻影响了后来绘画、工艺美术的风格及其走向。大地湾一期发现的彩陶彩绘符号和马家窑文化发现的几十种不同种类的刻画符号,对探索中国文字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是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源头。甘肃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的炭化黍标本,与最早发现的希腊同类标本时代相近,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黍,时间距今7000年。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了5000年前的我国位置最西的稻作遗迹,并出土了4500年前后种植的粟、黍、小麦、燕麦、水稻、大豆、青稞、荞麦等农作物。这种作物组合囊括了东亚与西亚两个农业起源中心的重要类型,表明甘肃是中国最早的农作物多样化的典型区域。大地湾早期遗址不仅有我国最早饲养家鸡的遗存,还有猪、狗、牛、羊和马骨的出土。甘肃是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是东亚、西亚农业文明的交流和扩散区。

    ——甘肃是中国冶金术的重要起源区。马家窑文化林家遗址出土的铜刀距今5000年,是我国境内年代最早的铜器。张掖、酒泉发现多处史前时期的铜矿线索,并发现与冶炼和制作铜器有关的遗迹,表明甘肃是我国境内最早开始从事冶金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到齐家文化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开始逐步推广,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等遗址发现红铜器和青铜器共50余件,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钻头、泡、镜和铜饰件等,表明甘肃先民是中华民族早期青铜器铸造和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贡献者。

    ——甘肃是中国最早殿堂式建筑的发现地。大地湾遗址发现的编号为901的房屋基址,距今5500年,总面积420平方米,为多间复合式建筑,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是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其中,主室地面以料礓石与砂石混凝铺设而成,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该建筑作为中国先民最早的大型聚落中心和礼仪场所,是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

    ——甘肃是周秦早期文化的起源地。甘肃东部地区是周人崛起和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周先祖在陇东地区历经300余年,发展农业,立法定制,“周道之兴自此始”。周朝800年历史和周人创造的礼仪文化,渊源于此。秦人先祖西迁陇右,“在西戎,保西垂”,历经十四代,在渭河流域和西汉水上游,定居、发展并建立国家,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西戎、北狄等周边诸族交融,形成了以农牧并举、华戎交汇为特征的早期秦文化。秦人大一统的思想理念和历史实践肇基于此。

    ——甘肃是中国多族群的孕育区。西北多民族共同融合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甘肃史前时期。甘肃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等,是氐羌、西戎等西部族群的文化遗存。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此交融互动,形成了多族群与多元文化汇聚融合的格局,为华夏文明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据悉,甘肃省历史学会近期围绕“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议题,联合省内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召开系列学术会议,集中展开研讨。2011年12月11日,由甘肃省历史学会和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内涵•定位•对策:甘肃历史文化资源高层论坛”。会议就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等达成共识,认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源头性、开放性、民族性、边疆性等鲜明特色。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基本可分为四类——中华文明源头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文化、陇原红色文化。其中,中华文明源头文化主要包括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周秦早期文化等;丝绸之路文化主要包括敦煌文化、简牍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五凉文化等;多元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特有民族文化、以花儿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等。

    甘肃省历史学会近期将召开“甘肃丝路文化资源高层论坛”、“甘肃民族文化资源高层论坛”、“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高层论坛”等,以期发挥历史学工作者在甘肃省“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